股票大额配资 杜月笙曾碰瓷朱如山,对方不但给钱还带他到茶楼,从此改变其一生_黄金荣_上海滩_大洋
杜月笙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股票大额配资,他是民国时期上海滩青帮的老大,说是上海滩的“土皇帝”也不为过,关于他的传奇故事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实他的家境并不好,他四岁丧母,6岁丧父,之后只能到外婆家寄居,外婆家也不富裕,基本就靠舅舅做木匠赚点钱养家糊口,所以他上了不到半年私塾就辍学了。舅父朱扬声曾给他钱去贩卖大饼油条,但“寡人好赌”的他不仅常常把本利输光,而且有时摸舅父的钱,结果被赶出了大门,到处流浪。开启了他的大佬生涯。
最先他投靠十六铺一家水果行当账房的伯父杜阿庆,由伯父介绍进另一家水果行当学徒,但是杜月笙天生就是那种小混混的料,工作期间很不得老板欢心,最终离开了水果铺到肉铺做伙计,但是因为赌博被撵了出来。他只能流浪到上海码头干活,还加入了小帮派,当时青帮“大亨”陈世昌看杜月生年纪轻,人又机灵,就将他收在门下,不久杜月笙认陈世昌为义父,为了让杜月笙有个好的将来,陈世昌介绍杜月笙到黄金荣手下当个跑腿,这时候的他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混混,上面让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不过杜月笙这个人胆大心细,有些江湖义气,很有号召力,能笼络人,于是为了赚点零花钱,他带一个兄弟到繁华地带的偏径碰瓷。
展开剩余73%古往今来,碰瓷的手法其实都差不多,杜月笙看到一辆豪华的汽车减速转弯的时候让他特意找来的老头顺势躺下,而杜月笙就在前方几十米的地方盯着,只要老头一倒下他们就冲过来索赔,车主也怕麻烦,基本是给钱了事,所以这招屡试不爽。这一天杜月笙碰瓷遇到了上海滩数一数二的有钱人朱如山,他的父亲是曾为李鸿章置办均需,赚的盆满钵满。而杜月笙并不知道朱如山的真实身份。杜月笙打量朱如山的打扮就知道是个有钱人,所以开口就要20大洋,而朱如山儒雅的笑笑,给了他40大洋转身准备离开。
杜月笙很是惊讶,于是开口对朱如山喊道:这钱算我借的,以后有钱了还你!朱如山听到这句话后觉得这人有意思,于是就回头打量起这个小混混,能说出这样的话,很有意思,于是朱如山对他说:你在这等我一个小时,我先去办事,办完了我回来找你。当然杜月笙不会那么听话,他继续他的碰瓷大业,兜兜转转时间差不多了杜月笙回到刚才的地方,而朱如山办完事,刚好又路过此地。朱如山带着杜月笙直接就去了高级茶馆,这可是此时的杜月笙消费不起的高级场所。
杜月笙问朱如山:被碰了瓷为何不争辩。朱如山笑着说:一个人若不是有难处,也不能用这种方式赚钱,40块钱对你来说非常重要,对我来说却是小事一桩,何必为此撕了脸面。确实杜月笙也是手头缺钱,朱如山的这番话让他惭愧,他说还钱什么的朱如山没放在心上。没成想杜月笙没过几天真的去还钱去了,朱如山也不好驳了杜月笙的面子,最终将40块大洋收下了,不过他随即带着杜月笙来到了高级青楼,两人把酒言欢,痛痛快快地潇洒了一次,直到40块大洋花光,两人才作罢。不过为此两个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黄金荣为了积攒好名声给穷人施粥,但是黄金荣发现很多人重复领了几次,这让黄金荣大为恼火,无论怎么弄都没用,而杜月笙在一旁只是看着不帮忙,旁边的马福生好奇的问他为何不帮忙,杜月笙回答说越帮越忙。马福生不解,杜月笙解释道:这个世界上有三碗面最难吃,就是脸面、情面和场面。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会排着这大长队来领粥,还不顾被骂的风险重复领粥,肯定是有需要。我若上前帮忙,打了这些人的脸,这施舍哪还有意义了,马福生反问,那你为何不提醒黄金荣不要再阻止了。杜月笙沉思了一会说:我现在说了,岂不是让黄金荣没了面子,脸面是自己的,要争;情面是双方的,要留;场面是集体的,要讲。
由此可见杜月笙在做人做事方面自有他的智慧和原则股票大额配资,这样的人不成为青帮老大都没天理,只能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杜月笙识字不多,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看尽人生百态,悟出了自己的这份生存之道,不得不让人赞叹。
发布于:天津市